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對于轉基因主糧化,社會上的爭論相當激烈,幾乎到了針鋒相對,不可調和的地步。 支持轉基因主糧化的一方主要是從事轉基因研究的科技人員,而質疑和反對轉基因主糧化的人屬于各個領域,尤其是普通百姓更是如此。
我們都非常清楚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食品關乎到人民大眾的健康狀況。人民群眾的健康狀況關乎到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命運。所以,食品問題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由此可見,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對人民健康有沒有不良影響,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對于這個科學問題,不管我們站在哪個立場,我們首先應該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來提供證據,而不是靠爭論來說服對方。
轉基因主糧化爭論:正反方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
從我現在已經掌握的信息來看,支持轉基因主糧化的專家們一直堅持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可是,他們沒有拿出充分的證據來有效地證明他們的論點。他們zui常用的科學依據是引用美國或者聯合國*的一些數據,那些數據僅是一些*的統計資料,這些資料不是食品安全的數據,而是轉基因作物的種植數字和產量數據(如下圖所示)。這些數據對食品的消費和安全沒有直接的關系。比如說,支持轉基因食品主糧化的人士總是引用美國現在的轉基因大豆產量已經占大豆總產量的90%以上。可是,反對轉基因主糧化的一方則指出,轉基因大豆在美國作為正式食品的比例幾乎為零。他們的數據也是根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資料。
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提供的數據,顯示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持續上升,從1996年到2012年增加了100 倍。
支持轉基因主糧化的人士的一個zui強力的理據是美國人已經吃了17年的轉基因食品,沒有發現任何有害健康的問題。而且聯合國糧農組織,美國農業部和食品藥品管理局都認為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這些理據從表面上看起來合情合理,非常有說服力,一是因為這些都是*機構,二是這些機構都具有深厚的科學背景,所以,他們的言論應該是可信的。可是,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都曾經報道過轉基因食品可導致實驗動物發生病變。影響zui大的要算是法國科學家用孟三都公司的轉基因玉米喂養的小白兔實驗報告。不過,這些報告出來后,有人質疑,有人干脆說是造謠。反正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理性分析,用真正可靠的試驗數據說話
對于這樣的爭論,我本人認為應該非常認真地進行分析。首先17年的時間實在太短。DDT的應用即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DDT又叫滴滴涕,化學名為雙對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化學式(ClC?H?)?CH(CCl?),1939年由瑞士化學家保羅·赫爾曼·繆勒(Paul Hermann Müller)發現。1942年,DDT開始在市場上公開銷售。1943年,意大利戰場上將DDT撒在士兵身上,平民百姓也將DDT稀釋成溶液大面積噴灑,蚊、蠅、虱明顯減少、迅速死亡,斑疹、傷寒幾乎絕跡了,至二戰末期有200多萬人消滅了蚤子,從而防止了整個歐洲斑疹、傷寒病的流行;同時由于殺滅了蚊子,1948年~1970年也控制了瘧疾和腦炎病的傳播,挽救了5000多萬人的生命。由于DDT的滅蟲控病效果明顯,藥效期長,殺蟲效力范圍廣泛,它贏得了“殺蟲劑”的稱號。在防治衛生害蟲的同時,防治農林害蟲也產生了奇特的效果。1948年,保羅·赫爾曼·繆勒登上了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領獎臺,獲得了該年度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當時DDT被學術界認定為安全的、無風險的殺蟲劑。
然而,歷經20年的調查研究,DDT對生態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影響逐漸為人們所認識。1963年5月,美國總統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建議DDT應在短期內禁止使用。1972年6月,美國環保署宣告DDT于農業方面全面禁用。但是此時美國境內總DDT的累計使用量已達13.5億磅,另有數億磅外銷。美國環保署調查表明,美國人體內脂肪組織和血液中檢出DDT或衍生物的頻率接近100%。
縱觀整個事件,DDT 的應用曾經產生了非常巨大的經濟利益,從1939年開始正式使用,到194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它的利益和貢獻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它的危害直到二三十年后才被認識到。況且,現在的轉基因食品,才剛剛開始不久,就被發現有一些問題。這遠比DDT 的危害來得早和明顯。
其次,美國的轉基因食品一般不標示,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使轉基因食品給健康帶來慢性的危害,人們如何分清轉基因食品帶來的危害?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不能輕信專家機構的一些數據和文件,我們必須自己做一些必要的試驗,拿真正的可靠的試驗數據來說話。
因而,我認為爭論是沒有用的,必須立即動手建立一套嚴格的試驗程序來驗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我的想法是,國家應該設立一個統一的轉基因食品檢測中心。這個中心應該對所有在試驗中的轉基因食品進行嚴格的檢測。其具體的操作應該通過中科院和農業部來共同實施。對于每一個新的轉基因產品都必須同時經過中科院和農業部的雙重檢驗。換句話說,就是同一個產品,分別由中科院課題組和農業部課題組同時測試,其數據是一個重復的試驗結果。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參與這些測試的課題組與研發部門沒有任何的利益關系,是真正的獨立檢測機構。檢測的主要任務和手段應該是用小白鼠來做三代喂養。實驗用小白鼠應該與法國科學家用的小白鼠同一個品種。或者說用作實驗的小白鼠應該對癌變反應很敏感。要不然的話,實驗數據毫無意義。
實地調查,給崔永元的一些建議
近日,前央視主持人崔永元也介入了此事,他結束了在日本的轉基因食品調查后,又去美國進行進一步市場調查,希望給國內民眾一個更全面的了解。10月27日,崔永元發布微博稱:“在美國,找到質疑或反對濫用轉基因技術的專家學者實在不難,這其中不光是專家學者,還有政府官員,還有種子公司前雇員,用微博來表述他們的觀點很難周全。我決定再次來美國拍攝一部紀錄片,讓大家了解更直觀。當然我也會采訪另外一方,請他們表達觀點。”
在中國轉基因爭論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崔永元的做法顯得比較特別。他是以行動和事實為依據,而不光靠辯論來說服對方。
我希望他的這次實地調查能夠為廣大的人民群眾提供一份真實可靠的信息,讓事實來說話。
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美國,一直在生命科學領域,尤其是在農業戰線工作的人,我更希望他在調查采訪中能夠較全面和地放映事實,以達到客觀和公正的效果。
要做到這點,在對商場進行調查采訪時,首先要弄清楚哪些食品的品種是轉基因的,轉基因品種和非轉基因品種在商場貨品里的比例。具體地來說,就是根據美國*的正式資料,搞清楚那些作物已經有了商業化種植的許可,并且獲得作為食品上市的許可。然后,與商場核對是否是事實。接下來的事應該弄清楚商場內的食品分布的總體情況,看看轉基因食品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在進行調查時,首先要分清新鮮食品和加工食品的區別。在加工食品中,大部分可能含有轉基因成分, 但是,它們所占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因而,需要弄清楚轉基因成分在每個加工食品中的百分比。這些數據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定要搞清楚人們的消費習慣,換句話說,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新鮮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消費比例。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大多數人對新鮮食品的消費遠比加工食品高得多。
有了這些數據,人們就可知道普通的美國人到底吃了多少轉基因食品。
當然,除了商場的實地調查外,要是條件容許的話,要到美國的農業大公司,尤其是那些從事種子研發的農業研發部門進行采訪和了解,看看他們在轉基因研究方面的動態。
商場反映的是現狀,農業大公司研發部門的動態將決定未來商場的消費趨勢。所以,商場的現象只是目前的一個縮影,不能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
到大學進行采訪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這是因為大學的教授們兼具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他們從事轉基因研究主要是技術上的事,是作為一種知識教給學生的。而且,人們對轉基因技術研發沒有意見,只是對轉基因食品的主糧化有疑慮。(轉自 生物探索)